全员幼稚恋爱脑!《千古玦尘》浪费了周冬雨
《千古玦尘》开播之后,男女主颜值成为第一波吐槽对象。
影后周冬雨似乎很缺小荧屏火花,在《麻雀》里没能撑起温婉的徐碧城,在《千古玦尘》里又让女主上古遭遇颜值碾压。
她的扮相可以称得上是清秀少女。
与古偶大女主却委屈有壁,被网友吐槽单看平平无奇、与女配同框即是拉踩,碰到颜值耐打的“琼女郎”张嘉倪时,她就更尴尬了。
男主角许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,清秀男生长相与内敛沉稳的真神白玦气场悬殊颇大,紧绷的发型更让他头身比例失调。
演员视觉效果不能决定作品质量,但作为走美颜路线的古偶仙侠剧,这一对主角的搭配委实冲击力低了一点,很难给爱情戏份的苏甜撩动增加筹码。
然而,主角颜值并不是《千古玦尘》最糟糕的问题。
以往影视剧开局主角外形不受待见后续却凭剧情逆袭的爆款颇多,故事的质量永远大于演员的外貌加成,但《千古玦尘》却很难凭内容翻盘。
这部改编自人气仙侠言情小说的电视剧,改编上也选择了制作方们热衷的“魔改”,效果却不尽如意,从人设到剧情、世界观都很乏力。
全员恋爱脑+全员幼稚鬼?
《千古玦尘》中上古、白玦、天启、炙阳四大真神维持神、仙界秩序,其中上古天生拥有混沌本源,是四大真神之首的混沌主神。
能力强大、身负使命,按理说这几位角色都应该是成熟稳定的真神,不过,编剧在人物、剧情塑造外,都尽量向“幼稚风”靠近。
年龄最小,其他三人眼的“孩子”上古是鬼马少女人设,热衷给诸神牵红线,碰到男主高冷拒绝爱慕者时,还会出面DISS男主为痴情小姐姐打抱不平。
有点十多年前老台偶女主的味儿。
小时候看到这类设定会觉得正直勇敢,如今来看,很想跟她说:关你P事。
作为主神,身负平衡三界及阻止混沌之劫责任的上古,前期更重视自己的小日子,调皮捣蛋是把好手,拜白玦为师完全是靠其他几位真神合伙激将。
师傅白玦努力教她开神脉,她在努力让白玦糟心,待学有小成后,又开启了恋爱脑模式,男主抱一抱便春心萌动,护一护便小鹿乱撞。
气一气便开启发牢骚+冷战模式。
这也是整个神界的共性,普通神们每天的兴趣就是找个神侣,男配整天琢磨怎么追女主,女配整天琢磨怎么追男主,龙套们琢磨着怎么解决单身问题。
除了拿了老父亲人设的炙阳外全员恋爱脑,连出场看起来格局大、责任心强的白玦,也在抱一抱、搂一搂的神奇开关后变成“恋爱中的男人”。
而且,不要觉得男主年龄设定是“老家伙”而把他当作成熟男人,编剧给出的心理年龄设定并不比女主大多少,外表是高冷大男神内心纯情是小少男。
向属下咨询恋爱意见的方法是万年老梗:我有一个朋友。
惹怒女主后求和的方法是照着小抄赞美女主……
爱护女主的方法还有点老式言情剧里圣母女主的风范,付出后闭口不提,即使女主误会也选择闭嘴,然后等女主发现真相后内疚懊恼。
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误会,何必呢?
两个万岁起步的真神拿了古早言情人设+小学鸡恋爱剧本,想要成就爆款实在太难,甚至不太难撑得起热播剧品相。
低龄化故事+单薄世界观?
严格来说,《千古玦尘》在国产剧里不算是烂剧,至少特效方面要胜过很多小制作,但论剧情观感,与小成本玛丽苏网剧大同小异。
异的是卡司阵容与制作成本,同的是低龄化创作取向。
在这一类作品里,主角人设热衷低龄,霸道总裁总是缺乏生活概念是常态,拿着掌权者人设的角色,吵起架来也会像小朋友一样撒泼。
剧情热衷低龄化,无论什么样的题材,总偏爱幼稚桥段推进;世界观也热衷低龄化,爱情大过天,所有人物都满脑子情情爱爱不停歇。
可能会有观众觉得古偶难道不就是专注爱情吗?就是这种无脑小甜剧才能解压啊!但大家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,好的古偶并不是只有表面上的爱就行了。
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言情线在平权概念的托底下远离了幼稚感,即使画风清奇也让观众信服;《御赐小仵作》的言情线在事业线衬托下三观比五观还正。
反观重要角色全员上位者+全员自带维护神仙界责任的《千古玦尘》,无限的低龄画风,浪费了原始世界观不说,还让人物浮躁、爱情苍白。
值得一提的是《千古玦尘》原著并不是低龄风。
七话非原著粉,却也读过《上古》,印象中原著算是仙侠题材里偏正剧基调的作品,有的桥段当下来看会很矫情,却也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惊艳设定。
比如上古作为主神时的格局与坦然。
在混沌之劫到来前,上古一直以主神之责为已任,抱着赴死之心化解混沌之劫,虽然对白玦有一定好感,却也理性克制,人物自信有魅力。
这样的主神人设,让沉稳内敛的白玦爱上非常有说服力,放在当下的古偶大女主里,也是比较新颖的存在,完全能符合观众审美。
即使女主另一个身份后池,虽然设定与剧版略有相似之处,却也不是恋爱脑走向,与白玦另一个身份的相知相爱,并无俗套幼稚感。
到了剧版,她成了这样……
编剧抛弃了人物从小培养出的格局与淡定性格,给主角安排了傻白甜少女的成长线,这恰巧是最让当下观众审美疲劳的走向。
既然原著好的底蕴,为会在改编中不能取精去糟,呈现更完美的影视剧情?既然原著人设成熟强大,为何剧版要热衷低龄无脑?
很难理解编剧们的审美,但这样的现象,在国产剧,尤其S+级大制作里不断涌现,让原本拥有大制作筹码的S+影视剧,渐渐变成了低分剧代表。
杀鸡焉用牛刀:S+级大剧的错误取向
客观来说,《千古玦尘》如果定级为B,没有影后周冬雨与一线人气小生许凯的卡司阵容,没有S+级大制作的噱头,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吐槽。
因为,在无脑甜宠、低龄化剧本泛滥的当下,大家对小成本网剧的预期不会太高,好看是惊喜,不好看也就一笑而过了,并不会太执着于批评。
但,S+与影后这两个标签,注定会让观众对作品抱有更好的期待,毕竟,制作经费更充足、演员更给力,难道不应该给出更出色的作品吗?
然而,当下的制作方潜意识里却在低龄化取向去做S+大剧。
《千古玦尘》让实力派影后周冬雨去演傻白少女,让豪华卡司与看起来很贵的特效去衬托一群幼稚鬼的爱情故事,何必呢?
把这样的剧本拿给《双世宠妃》剧组来做,效果也不会差多少的,影后周冬雨的加盟,只会让更多观众快速发现它的槽点。
前期几部糊掉的大女主剧也大多存在同样的问题,尤其是章子怡的《上阳赋》、刘涛的《大宋宫词》,都是高配团队+低配剧本的典型。
看卡司与原著、经费投入你会觉得或许能来一部《甄嬛传》或《琅琊榜》。
但其实一个纯粹是古偶、另一个是玛丽苏狗血剧。
《上阳赋》放弃了原著的扎实权谋立意,选择了圣母化权谋的创作取向;《大宋宫词》放弃了历史大女主原型的张力,同样选择了圣母化权谋的创作取向。
将权谋大女主圣母化与将言情大女主幼稚化一样,都可归为故事低龄化范畴。
这样的剧本何必请章子怡、刘涛?又何必拿出S+的投入呢?
请拿视后前的童瑶来演都有点浪费,用服化道差一点的B定级去制作也没问题,毕竟,C级的剧本配S级或B级的服化道,对观众来说是相差不大。
如今投入居于中下层的B级、A级影视剧越来越容易出口碑或爆款,上半年便接连产出了《山河令》、《司藤》、《御赐小仵作》。
大制作却爆少烂多,如果制作方们继续用低龄、粗糙的剧本去搭配S+的班底,只会让S+成为观众的避雷指南,浪费了资源,也让S+变成笑话。
共有 0 条评论